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安全带生命带 > 开车禁忌 > 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

www.mempe.org.cn时间:2015/5/29 14:04:00来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次浏览

疲劳驾驶的危害性

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视力疲劳、反应迟缓、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感情冲动等不安全因素,导致驾驶技能下降,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危害交通安全。


疲劳驾驶的原因

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生理疲劳,另一种是心理疲劳。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疲劳。

生理疲劳是人们常说的肉体疲劳,大都由肌纤维协调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生理疲劳,大都产生于人体局部肌肉组织。如果人体内的糖、脂肪等能量物质供人体吸收殆尽之后,这些物质便会出现短暂性耗竭现象,进而导致人体疲劳,形成疲劳驾驶。

生理疲劳的原因:没有规律的睡眠作息时间,睡眠整体质量差,睡眠时间短,行车前大量的体力消耗导致体力不支;身体因疾病等不适;夜间行车视野狭窄;驾驶过程中的因素没有良好的车辆行驶环境(车内座位不舒适,温度高,潮湿等)。

2.心理疲劳。

当人体感受到比较单调或者枯燥的信息时,常常很容易分泌刺激性激素,如产生的去甲肾上腺激素,很容易使人产生困欲,出现瞌睡,驾驶不集中等现象的出现。心理疲劳具有困欲以及感受疲劳的特点。一旦驾驶人员产生困欲,则其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便无法做出正确的处理,从而造成行为失误。

心理疲劳法的原因:良好的交通状况下,容易使人放松警惕;高速公路地段多半人迹罕至,千篇一律的景象使人枯燥等。


避免疲劳驾驶

为防止疲劳驾驶驾驶员在驾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驾车前一晚保持充足的睡眠。

2.避免长时间驾车。

3.尽量避免夜间行车,特别是在中午11:00-13:33、夜间1:00-3:00防止生理疲劳。

4.驾驶员要按时进餐,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驾车;

5.驾车前驾驶员应谨慎用药,有的药物含助眠成分,服药后以打磕睡

6.车内要保持良好整洁舒适度,利用正确的坐姿,确保车内温度合适,使自身处于最佳的状态,有效避免疲劳发生。

7.可在车内放置熏香或咀嚼口香糖来提神。


国际上治理疲劳驾驶的做法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疲劳驾驶的时间标准,即专业运输部门的专业司机,每周的劳动时间提倡不要超过44小时。

美国:靠汽车服务区治“疲

美国联邦政府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国家法规限制司机每天的开车时间,但是绝大多数州都执行一个比较一致的规定,那就是不论驾驶的是哪一种车辆,司机每天驾驶的时间都不得超过10个小时。为了加强监督检查,要求司机备有“驾驶日记”。上面记载的行车时间不但要有驾驶员本人的签名,而且还需要行车路线上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的签字证明,以防伪造作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充分利用随处可见的汽车服务区(加油站)这个平台,使其在预防司机疲劳驾车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欧亚一些国家防“疲”各有奇招

欧洲对运输公司的专业驾驶员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星期开车的时间不得超过49个小时,开车4小时必须休息15分钟,在凌晨2点至6点之间严禁开车。这些要求在欧洲各国统一执行,任何人不得例外。每个司机都有个“黑匣子”,每天跑多少公里,几点到几点都有记录,不允许超时。每个月司机都把“黑匣子”交到公司,有专人审查。在欧洲,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长途跨越国境的汽车运输是“家常便饭”。为此,国与国之间执行相同的规定,各国运输公司之间可以互惠为对方司机在加油站提供用于休息的客房,让司机恢复体力,避免疲劳驾驶。运输公司与加油站之间建立协作关系,投资把加油站打造成司机休息的舒适场所。

澳大利亚

根据规定,大型车辆的驾驶员全天开车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次上路连续行车的时间不可以超出5个小时。监督执行情况的方法与美国相似,也是检查“驾驶日记”。

日本

对于专业驾驶员有明确的规定,每次开车的时间不得超过5.5个小时。当第二天有出车任务时,头天的夜生活不可以超过零点。

巴西

根据协议,大型专业运输公司和加油站之间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驾驶员感到劳累疲倦,可以随时进加油站,在专门准备的客房休息,以养精蓄力。

英国

英国对开大巴的司机要求极高,每天只允许开8小时的车,一周共40个小时。如果超时驾驶,一旦被查到,严重的将被吊销驾驶执照,甚至连自家的私家车都不能开了。

德国

德国的交通规则明确规定,司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可超过9小时。司机行车两小时,必须休息15分钟。如果不休息,必须在行驶4小时后休息45分钟。德国的每一辆车上无一例外地安装了检测器,能够将行车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交警可以随时抽查。如有违反,将重罚不贷,甚至可以吊销驾驶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