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教动态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山东公布6起化工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山东公布6起化工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www.mempe.org.cn时间:2025/9/8 8:31:52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次浏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山东省安委会办公室近日公布6起化工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5年7月,滨州市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员工王某,在巡检24-3井时,发现该井一侧曲柄异响,随即停机检查,发现北侧曲柄脱出一部分,销子盖板螺丝滑扣,存在曲柄销脱出、抽油机翻机隐患。王某立即向管理区汇报,管理区安排人员更换曲柄销,消除了抽油机翻机隐患。事后,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2500元奖励。

案例二:2025年6月,山东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硝基苯车间中控人员刘某某,在日常巡检时,发现硝化缓冲釜温度异常波动,随即进行降量处理并报告车间主任周某某,车间主任调取温度点趋势线后,安排车间人员进行停车,随即组织对原材料、管式反应器、缓冲釜以及附属管线进行逐一排查,经排查消除隐患后重新开车。事后,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刘某某和周某某2000元奖励,并在公司通报表扬。

案例三:2025年6月,山东华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单体车间R22工段员工赵某,发现承包商员工正在进行高处作业,对其核实人员资质时,发现该员工无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证,属重大事故隐患,要求立即停止现场作业,并向该承包商负责人、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迅速组织核实,督促承包商立即整改,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承包商管理制度,坚决消除事故隐患。事后,公司按照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给予该员工500元奖励,并在企业内部会议上进行通报表扬。

案例四:2025年4月,山东同达石化有限公司枣庄市山亭区北环站员工徐某,在正常巡检时,发现配电室门口处有私接电线用于电动车充电的现象,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经核实后,公司及时采取措施将私接电线移除,消除了可能导致的触电、火灾风险隐患。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1000元奖励。

案例五:2025年3月,枣庄市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罐区员工张某,在罐区巡检时,察觉空气中有轻微烯烃异味,迅速将现场情况报告给班长。班长立即组织班组人员,携带可燃气体报警仪,对烯烃罐区以及周边展开全面排查,发现在罐区一层管廊的丙烯气相平衡线保温铝皮处有挂冰现象,确定了泄漏位置。班组立即将情况汇报给部门总监及安全部门,经公司组织排查,发现管廊管线腐蚀严重,管段出现穿孔,最后组织工艺处置和更换管段,消除了事故隐患。公司随后组织对全厂管廊管线进行排查,对其他腐蚀严重的管线进行更换处理。事后,公司根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2000元奖励。

案例六:2025年4月,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加氢裂化班长姚某,在夜班巡检压缩机区域时,便携报警仪发出警报。姚某迅速组织员工对附近储罐、平台展开排查,在上风向氢罐顶部放空管线根部保温管线内发现泄漏点,立即使用消防蒸汽掩护,并通知车间和公司值班人员。公司接报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连夜紧急停工处理漏点。事后,该公司授予姚某“安全卫士”荣誉称号,并给予20000元的奖励。

相关资讯